
蔡萍
基本信息
• 政治面貌:九三学社社员
• 现任职务/职称:贵州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副教授
教育背景
• 1999.09–2003.07 贵州大学艺术学院 戏剧表演专业 文学学士
• 2001.09–2002.07 上海戏剧学院 表演系进修班(主课导师:糜曾教授;台词导师:刘宁教授)
• 2002.09–2003.07 北京广播学院(现中国传媒大学) 播音与主持专业 证书班(师从李辉老师)
• 2005.09–2006.07 西南大学文学院 编导班进修(导师:虞吉教授)
• 硕士研究生 泰国正大管理学院 艺术管理专业
工作经历
• 2003.07–2004.07 贵州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教师
• 2004.07–2008.12 贵州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助教
• 2008.12–2018.12 贵州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讲师
• 2018.07–至今 贵州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副教授
• 主讲课程包括:《艺术学概论》《艺术管理》《朗读与正音》《戏剧影视赏析》《形象设计与舞台表演》《戏剧表演》等 。
. 教授本科及研究生课程
教学与学科建设
• 指导学生参加多届贵州省及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微电影大赛、青少年艺术节等赛事,获省级及国家级多项奖项。
• 2020年,水族融合剧《睢》,作品获教育部全国第六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艺术表演类三等奖及贵州省第六届大艺展一等奖 。
科研与学术成果
• 科研项目
• 主持:中国教育后勤协会疫情防控专项课题《疫情之下学校主导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模式构建的实践研究》(2020)
• 参与:贵州省教育改革发展研究重大招标课题《贵州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习与发展研究》(2017) 。
• 参与:教育部关工委理论研究课题《贵阳市教育关工委推进家庭教育工作的实施途径与策略》(2018) 。
• 论文发表
• 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其中核心期刊论文2篇(《四川戏剧》)。
• 代表性论文:
• 《通过〈暗恋桃花源〉论实验话剧的真谛与作用》(独著,《贵州师范大学学报》)
• 《从舞台到银幕的叙事差异——谈〈驴得水〉〈你好,疯子〉的电影改编》(独著,《四川戏剧》,北大核心期刊,已被引用12次)
• 《20世纪80年代中国电影表演风格》(独著,《名作欣赏》,贵州省教育厅论文一等奖)
• 《论庄周故事在戏曲剧本中的衍变》(独著,《四川戏剧》,贵州省教育厅论文三等奖)
• 《迷失的女性意识——谈“十七年”电影中的女性呈现模式》(独著,《今传媒》)
• 《现实主义与后现代印象派:姜文表演艺术研究》(独著,《美与时代》)
• 《红色色彩在电影女性人物形象设计中的艺术表现功能》(独著,《学园》)
• 《影视教学中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独著,《文艺生活·艺海艺苑》)
• 《形体语言在戏剧表演艺术中的重要分析》(独著)
荣誉与奖励
• 贵州师范大学“师德师风·三育人”教职工演讲比赛 二等奖(2011)
•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年度考核 优秀等次(2012)
• 第六届贵州师范大学本科教学质量奖(2013)
• 贵州省教育厅全省大学生艺术展演高校艺术教育论文 一等奖、三等奖
• 教育部、贵州省教育厅主办的多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中,指导学生获一、二、三等奖
• 全国及省级艺术、戏剧、小品、曲艺、微电影等赛事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若干
• 教育部关工委、贵州省教育厅等颁发的优秀指导教师奖、优秀成果奖等荣誉
社会兼职
• 中国艺术职业教育学会美育工作委员会委员
• 贵州省戏剧家协会会员
• 贵阳市教育局“禁毒知识微电影大赛”评委组长(2018–2021)
• 贵阳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市级科研课题评审专家
• 观山湖区青少年科技文化艺术节、讲故事比赛等赛事评委
社会服务与创新实践
• 积极推动戏剧表演、朗诵与舞台艺术在贵州省的普及与推广。
• 贵州侠客研集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致力于研学课程与文创产品的研发与实践,打造“青岩拾光”研学文创品牌 。
• 将艺术教育与地学文化结合,探索“研学+文创+展教”新模式,推动贵州地区文化传播与教育创新 。